2024年,平朔集团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认真落实国家、地方及中国中煤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要求,强化目标引领,完善管控体系,提升管理水平,严格激励约束,压实主体、保安和监管责任,扎实开展污染防治攻坚,严防严控生态环保风险,进一步巩固矿山生态恢复治理亮点,绿色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。
一、健全完善生态环保管控体系
按照“党政同责”“一岗双责”“管发展、管生产、管行业必须管环保”的要求,持续健全完善责任到人、职责到位、全面覆盖的生态环保责任体系。结合一体化管理改革,修订生态环保管理制度体系,进一步完善激励与约束并重的生态环保工作考核评价制度,调动基层单位推进生态环保工作的积极性、主动性和创造性。
二、持续深化污染防治
贯彻落实国家、地方和中国中煤关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部署要求,做好日常及重点时段大气污染防治工作,各项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。坚持“区域调配、减清增复”和“分级利用、一水多用”原则,推广应用节水措施,管好用好各类水资源。利用露天开采工艺优势,主动承担社会责任,统筹规划将煤矸石、粉煤灰综合利用于矿区排土场复垦造地,摸索并形成了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复垦造地的经验模式,通过有序实施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土地复垦项目,建设标准化固废处置场地,实行煤矸石、粉煤灰专业化管理、社会化服务。
三、进一步巩固生态治理亮点
累计投入50多亿元用于生态治理恢复,完成矿区及周边绿化2万余亩,复垦土地7.3万亩,排土场复垦区植被覆盖率超95%,昔日贫瘠的黄土高原变身生态沃土。复垦区物种丰富,拥有各类植物213种、动物30余种、昆虫600余种。建成智能温室、日光温室、矿史博物馆、人工湖及千亩苗圃基地,大面积形成“田成方、路相通、林成网”的高标准景观农田示范点,形成了具有平朔特色的“从愚公移山,到金山银山,到绿水青山,再到金山银山”生态修复样板,成为国家自然资源部土地复垦野外观测基地、教育部土地复垦及测量专业教学实践基地、国资委命名的“两山论”央企实践亮点,先后荣获第七届中华宝钢环境优秀奖、中国最美矿山、中国最具影响力绿色企业品牌等多项荣誉。2024年,《可复制的“平朔模式”》以首位入选全国首批生产矿山生态修复典型案例。